初秋的北京,天气微凉,但位于城北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馆内却热气蒸腾,傍晚时分,数十名身着白色击剑服、头戴护面的小剑客们正手持花剑,在长长的剑道上往复穿梭,步伐移动间,金属剑尖相互碰撞,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夹杂着教练的指导声和孩子们专注的呼吸,场边,一位神情专注、目光温和的中年人正静静观察着,他便是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在忙碌的行政工作之余,他总会抽出时间来到基层俱乐部,近距离感受孩子们训练的氛围。
“你ued体育看那个穿红色护具的孩子,刚才那个进攻步伐多漂亮,眼神里全是光。”王钰指着场内一名约莫十岁的小队员,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现在能拿多少名次,而是他们是否真正享受手握这把剑、站在这条剑道上的每一分钟。”
随着学校课后服务的深化和各类体育培训活动的稳步恢复,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呈现出新的活力,击剑这项被誉为“格斗中的芭蕾”的运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关注,在关注度提升的同时,如何避免过早的专项化、功利化训练扼杀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真正从运动中获益,成为业界思考的重点,在此背景下,王钰副秘书长反复强调的理念——“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显得尤为关键且富有现实意义。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特殊情况的干扰,很多孩子的体育锻炼出现了断档,包括击剑训练。”王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训练和比赛逐渐恢复正常,但我们观察到,部分孩子回来后显得有些生疏,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也有些家长过于急切,希望孩子能尽快‘补回’失去的时间,追赶上进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需要警惕拔苗助长。”
王钰认为,当前阶段,恢复孩子们对击剑运动本身的热爱,比追求技术层面的快速提升更为紧迫。“击剑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它更是一种教育载体,它教会孩子们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冷静判断、勇于面对胜负,如果一开始就带着过重的功利心,将奖牌和证书作为唯一目标,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失去最初的好奇心与乐趣,尤其是经历了训练中断后,重新拿起剑,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他们找回那种在剑道上自由驰骋、挑战自我的快乐体验。”

为了营造这种“快乐击剑”的氛围,北京市击剑协会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引导,王钰介绍,协会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优化赛事体系,增加趣味性与参与度,协会在组织市级青少年击剑比赛时,不仅设有竞争激烈的排名赛,还特意设置了诸如“基本技术挑战赛”、“团队接力趣味赛”等环节,降低参赛门槛,让不同水平的孩子都有展示机会,体验比赛乐趣,淡化“唯成绩论”的色彩。“我们希望比赛日能成为孩子们的一个节日,而不是一场令人紧张的考验。”王钰说。
加强教练员培训,传递科学育人理念,协会定期组织面向基层教练员的培训研讨,邀请运动心理、儿童教育等领域的专家授课,强调在训练中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采用游戏化、情景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内在动力,避免单一、枯燥的重复练习。“教练是引导孩子爱上击剑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教学方法和对运动精神的理解,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体验。”王钰指出。
推动击剑文化普及,连接历史与礼仪,协会鼓励俱乐部在训练之余,组织孩子们了解击剑的历史渊源、服装器械的演变,学习击剑特有的礼仪规范,如向对手、裁判、观众致意等。“这些文化内涵的学习,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击剑超越胜负的独特魅力,增强对这项运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不仅仅是把它看作一种技能训练。”

倡导家校社协同,营造健康支持环境,王钰特别提到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家长课堂、开放日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希望他们能更关注孩子在击剑运动中的成长与收获——比如是否变得更专注、更自信、更懂得坚持,而不是仅仅盯着输赢和排名,营造一个宽松、鼓励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享受运动乐趣至关重要。”
在训练馆,我们遇到了正送女儿来训练的家长李先生,他表示,最初让孩子学习击剑是希望她锻炼身体、培养气质,但在王秘书长和协会理念的影响下,他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现在我更看重孩子每次训练开不开心,有没有交到朋友,能不能勇敢面对挑战,看到她在剑道上一次次摔倒又爬起来,眼神越来越坚定,我觉得这比拿一块奖牌更有价值。”
王钰认为,青少年击剑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慢下来”的过程。“竞技体育的金字塔尖固然耀眼,但塔基的坚实与否决定了这项运动能走多远,我们需要有耐心,去培育一片肥沃的土壤,让每一个选择击剑的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成长路径,当孩子们真正享受这个过程时,他们的潜力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一些有天赋的苗子自然会脱颖而出,水到渠成。”
夜幕降临,训练接近尾声,小剑客们脱下护面,脸上挂着汗珠,却洋溢着运动后的满足与兴奋,他们互相击掌,讨论着刚才的精彩回合,王钰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笑容。“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快乐、专注、充满活力的身影,让击道成为他们释放天性、锤炼品格、收获友谊的乐园,这才是青少年击剑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体育教育的价值被重新审视,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所倡导的“快乐击剑”理念,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它强调在回归运动本真中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这不仅有助于击剑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提高,也为其他体育项目的青少年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期待在协会、俱乐部、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更多孩子手握长剑,在光影交错间,不仅锤炼技艺,更收获快乐、自信与成长的力量。